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14/10/23 10:16:07 访问次数:702

1.实验教学
1.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1.1教学理念
根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已经将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一流教学管理机制,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且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基地。
1.1.2改革思路
(1)对开设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修订整合后的实验教学计划,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规划合理、适用性强、效果良好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对整合后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实验考核方法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新举措,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
(2)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将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内容,增设能体现长白山地域特色的新的实验项目,突出实验教学的专业特色,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3)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实现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全面开放实验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模式。
(4)从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着手,推进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形成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
(5)中心实施学校管理下的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负责制,实现教学资源统筹调配和共享,提高使用效益。通过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和实验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全面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6)设立实验中心建设的专项经费并实行立项管理,建立起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保障体系,保证设备购置经费的足额到位。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水平。
(7)建立了新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更广泛地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题研究的基地,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
1.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1.2.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已经建立了实验教学新体系。在期末考核时实验教学独立考核,按35%计入课程总成绩中;统一制定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大纲,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均由主讲理论课的教师总体负责。
(2)将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四个层次。基础实验强调基本实验方法,包括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则注重各学科特色和特点,综合多学科知识和多种仪器、多种实验方法等,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灵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1.2.2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
经过建设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每年开出实验课程33门,开出实验项目743项(详见附件1: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实验项目一览表、附件2: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览表和附件3: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2-2014届本科实验型毕业论文项目一览表),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占比例为68.8%。建设期内实验项目平均年更新率达到18%,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
1.2.3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
中心教师科研能力水平逐步提高,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起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在大学生科技活动、校企合作及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学生完成的《通化婖颜化妆品有限公司》、《中药渣生态鸡养殖股份有限公》、《通化维尔特冷水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化怡神生物驱蚊剂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得2014年“创青春”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大银奖和铜奖。
1.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建设期内,中心获得了中央及省财政支持,成立了5个校内实训基地,即 “智能日光温室”,“长白山动植物标本展馆”、“长白山蕨类植物园”、“长白山珍稀野生濒危植物(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及示范栽培基地”和“国家基本药物种苗繁育基地”以及1个实验室,即“长白山芳香植物精油有效成分提取中式实验室”,已经在教师的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另外中心已经购置了自动核酸蛋白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先进性、实用性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了满足教学和科研,我院教师自主研发了2件设备(详见附件4: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自主研发的(改良)实验教学设备一览表)。
在实验教学上,精选实验内容,控制实验数量,增加实验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教学观摩,积极组织评课和教学改革研讨,取长补短,结合我院教师的教研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我院已经获得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和奖励。
基础、验证性实验进行严格训练,每次实验预先通知学生,使其预习;实验前教师统一讲授实验理论和基本技术要点,强调实验现象和过程的观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评。综合性实验给出一系列特定的实验题目,首先由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查阅资料,提交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讨论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材料收集、试剂配置、仪器准备到分析测试等进行系统的训练。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题目,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在开放时间进行,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讨论。
中心合理地利用模拟演示、电子教案、多媒体网络课件、视频录像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标本的利用、野外实习、大学生科研训练和高新企业实训基地认知实习等辅助实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5%,即平时成绩(14%)检测学生预习提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设计性实验成绩(7%),检测学生选题是否科学、新颖、可行、实用,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期末口试成绩(14%),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考核主要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检测。教师将所学实验内容按考核内容要求制成题签,学生抽题,现场答题。
1.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手段使得师生都受益匪浅,三年间硕果累累。
我院教师申报教科研项目60项(详见附件5:2012-2014年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教科研项目情况一览表),获得教科研项目教科研省级以上奖励13项(详见附件6:2012年以来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教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出版著作、教材和讲义8部,参编1部(详见附件7:2012-2014年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出版著作(教材)情况一览表),公开发表学术及教研论文84篇(详见附件8:2012-2014年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发表论文情况一览表)。
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5篇(详见附件9:学生发表论文一览表),学生主持科研项目、创新专业训练项目10项(详见附件10:2012-2014年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科研立项情况统计表),积极参与教师的教科研项目研究,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获奖39项(详见附件11:2012-2014年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获奖情况一览表)。
2.实验队伍
2.1队伍建设
实验中心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具体包括:
(1)实验中心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室管理、实验操作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2)认真对待职称评定工作,每年都有教师晋升职称级别,使得师资力量更雄厚、结构更合理。建设期内,成功评聘教授职称的3人,副教授职称的3人,讲师职称的2人。
(3)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继续深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去国内、外高校访问进修;有计划地鼓励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职学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提高队伍的学历层次。近三年共有90人次外出进行业务培训和校外交流研讨(详见附件12: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师资培训及交流情况一览表(2010年至今)),有2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4)引进硕士以上青年教师,对引进过程严格把关,既注意对重点学科人才的加强,同时又注意增强多学科交流,使师资队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院内学术报告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2.2队伍状况
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基本由三部分组成: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教师队伍由实验教学中心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实验管理队伍由实验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实验技术队伍由专职实验员组成(详见附件13: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成员简表)。中心现有人员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0人、实验师1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8人,有在读博士3人,多人获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通化市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通化市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学术实力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管理模式
3.1管理体制
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实施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所有教学仪器设备统筹调配,主要服务于本科、专科教学,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学生科研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中心下设22个二级专业实验室和5个校内实训基地,每实验室设专门负责人,大多实验室均面向全校开放,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个别大型仪器已面向全省开放,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达到98.9%。
3.2信息平台
3.2.1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2013我院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为止,我院现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即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有4门省级优秀课程,即植物生理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和2门校级优秀课程,即遗传学和微生物学。建设期我们依托校园网,建立了相关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实验教学资源,其中有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理论及实验教学录像等。该平台可以实现网上选课、虚拟实验、在线答疑、网上论坛等。经过两年多来的网络辅助课程的建设和实践,网络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针对性,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2.2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逐步完善
近年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对实验室情况进行计算机管理。
3.3运行机制
3.3.1开放运行情况(详见附件14:实验室开放一览表(2012年至今))
(1)构建了全天候开放实验中心,并且为实验中心的开放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员管理和资金保障。
(2)有完整的实验教学管理文件,如“实验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任务书”、“实验课程表”、“实验教学安排表”、“学生学习情况成绩记录表”、“实验课完成情况报表”等,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健全。
3.3.2修订完善了实验中心管理制度
中心于2012年将所有的实验中心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这些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实施保证了实验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3.3.3运行经费保障
(1)自中心建设以来,通过申请中央及吉林省财政专项经费近400万元用于中心的仪器设备购置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中心的仪器设备维修及实验教学开销,保证了中心建设的正常进行。
(2)教师、学生的科研实验由相关课题经费支出。能够充分满足教师、学生的科研需求。
4.设备与环境
4.1仪器设备
4.1.1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保障情况
自中心建设以来,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设备购置资金用于设备更新,三年来设备投资约340万元。学院每年还投入一定的资金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条件。
4.1.2更新情况
自中心建设以来,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更新率83.5%。目前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精良,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
4.1.3利用率
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8.9%。
4.1.4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800元以上教学设备共1030件,价值950余万元(详见附件15: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800元以上教学设备一览表)。
4.2维护运行
自中心建设以来,实验室自行维修大小仪器设备1500余台件,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设备完好率达98.9%。具体维护运行措施如下:
第一,设立仪器维修资金和大型仪器设备维修资金,各分实验室指定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仪器使用情况,只要教学实验室发现仪器故障,及时填写仪器设备维修单,学院签章,设备管理处维修科立即派人维修。一旦发现大型设备故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联系厂家来维修。由学院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对于不能维修的仪器,学校组织专家论证,进行报废。
第三,建立仪器的定期检查制度。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立专门的使用登记、维护保养制度。
4.3环境与安全
中心安全环保基本设施到位、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教育规范。每年进行2次实验室安全排查,解决实验室的电源、水管等隐患,在实验室内安装了窗帘,随时解决实验室出现的各种问题。
5.特色项目
5.1实验教学中心促进了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建设期内,生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吉林省品牌专业,生物学学科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一级)学科,植物学学科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二级)学科,《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长白山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被评为校优秀课。《长白山植物资源学》和《长白山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我校特色课,公开出版的《长白山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和《长白山植物资源学》为我校特色教材,2014年成功申报了特色教材立项《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指导》。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依托长白山地域优势,大力开展长白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该中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人力保障和研究平台。通化市为著名的医药城、葡萄酒城,医药产业、食品产业为通化市的支柱产业,实验教学中心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服务。
5.2拍摄和收集长白山植物和蝶类图片,建设了长白山植物和长白山蝶类图像数据库
建设长白山植物资源信息库,http://sky.thnu.edu.cn/cbszwzy/ ,大量拍摄植物图片,与学校图书馆合作,建立了“长白山植物图像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共拍摄长白山植物图片165000张,长白山蝶类图片3000余张,为长白山植物和蝶类分类提供了可靠资料、为长白山动植物数字标本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3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建设和发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拓展实习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建设期间完成了5个实训基地建设和1个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学生实习、劳动技能课和专业见习的需要,为教师提供科研、试验条件及示范推广研究基地。
5.4从“分流、模块式”、“导师制”培养入手,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考研,积极参加省或国家生物技能和课外科技活动作品大赛
自2006年至今学生考研人数达到140人(详见附件16:2006-2014年生命科学学院考研情况一览表),2014年学生考研成绩创历史新高,共考取29人,其中一个寝室8人均考上了研究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被誉为“学霸寝室”。建设期内,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奖项3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35篇。另王秋爽同学获得了2013年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省长鼓励奖的殊荣。
5.5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使教研成果得到凝练和推广
在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坚持“抓三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推三新(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促三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的改革思路,着力改革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单元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内容的自主式实验。
6.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6.1存在问题
第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心“三性”实验开出比例仍有提高空间。
第二,实验中心专职教师教改项目和教改论文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6.2改进措施
第一,增加实验经费投入,提高“三性”实验开出比例,扩大学生覆盖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加大教学改革的奖励力度,增加实验教材立项和教研论文的发表。

工作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