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程建设材料(李国泰)

发布日期:2015/4/1 10:04:11 访问次数:361

 遗传学课程建设
1 课程概况  
(1)课程简介:遗传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隶属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遗传生化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两个专业计划总学时(180),该课程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的相关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理论课主要讲述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表达与调控、遗传物质的进化等,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连锁遗传和性连锁、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遗传与发育、数量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了解遗传学的最新发展,学会应用遗传学基本原理分析一般遗传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育种学及其他有关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杂交育种、动植物细胞遗传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等。遗传学课程于2000年开始建设,于2006年6月被评为院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12月被评为院优秀课程。近几年来,在本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遗传学课程教学建设逐渐加强,教学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课程建设目标:该课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评为省优秀课程。
(3)课程改革思路:
●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主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为指导,以改革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以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达到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教学中力争做到(1)教学内容新颖。选取教学内容时力求做到:①追踪学科发展前沿,适应时代发展需要;②将科研成果充分的应用于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解释遗传病的发病原理等生活中的常识问题。(2)教学手段先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使教学直观生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课程特色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资源为基础环境的新模式,使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由单一听课转变为自主式、发现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试题库能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进行全面检测。
(4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室条件,结合多学科知识,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和小结实验等全过程的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选修设计性实验,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5)实行模块式组合成绩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水平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检测,考试的内容应体现出我们对培养目标的培养要求,考试的方式要能检测出学生真实、客观、全面的水平,考试成绩的评定应科学、准确、公正、客观。所以,一次完美、科学、成功的考试,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成绩评定上进行深入探讨,为此课程组成员对考核模式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于2004年获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改革后的专业课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即理论课平时成绩(10分)、理论课期末笔试成绩(50分)、实验课平时成绩(10分)、设计性实验成绩(10分)、实验课期末口试成绩(20分)。(1)理论课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课堂出勤、作业、提问、单元测试等,主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和督促。(2)理论课期末笔试成绩。在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的检测,是本次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题占期末笔试成绩的30%-40%,主要考虑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3)实验课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提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考核结果随堂记入实验平时成绩考核表。(4)设计性实验成绩。此成绩是在改革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确定的,是本次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我们从五个方面完成对学生设计性实验成绩的考核,包括检测学生选题是否科学、新颖、可行、实用,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实验实施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仪器使用是否正确、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观察是否认真、记录结果是否准确、实验室工作规范是否优秀,实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是否真实、准确,讨论是否深入。(5)实验课期末口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考核主要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检测。教师将所学实验内容按考核内容要求制成题签,学生抽题,现场答题。
经过多年的考试改革,使课程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从单科学期总成绩看,由于学期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减少了学生不及格的比率,良好学生占的比率较高,这是正常的,因为这个结果反映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素质;第二,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培养目标的培养要求;第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第四,学生对平时学习和实验课学习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没有无故请假、旷课的情况发生;第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第六,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操作能力有了明显长进;第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如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第八,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该成果于2004年被评为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 教学队伍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 称
职 务
学历
李国泰
50
副教授
遗传生化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学士
刘丽华
43
副教授
 
 博士
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50%; 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100% 。
年龄段人数:36-49岁2人,50-60岁 0 人,60岁以上0人。
  
3 教学录像
4 教学成果
近四年课程带头人主要教学成果:
(1)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情况

称号名称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2008-2009学年院教学优秀奖
通化师范学院
2009.9

 
5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课程教案(理论、实验) 教学论文教学大纲 图片集
6 辅导测试   习题自测 考试辅导
7 课程评价
课程组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履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效果好,从近四年教学检查可以看出,李国泰获1次院教学优秀奖,全体课程组成员学期打分(包括学生打分、教师打分、系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打分)均在95分以上,得到学院教学督导组的好评。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果表示十分满意。
学生课程考核总成绩的统计结果表明:各届学生的考核成绩的及格率均90%以上,学生的实验课合格率100%,学生学业成绩说明已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知识,达到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基本要求。
   

上遗传学课程建设一:遗传学课程建设

下一遗传学课程建设:暂无

工作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3123456789